一个月过司考的辛酸回忆
第一次司考有幸通过,集中学习时间约1个月。集中学习的时间,不包括选老师找材料以及预热时间。因为已经实习,跟在职差不多,加上大学三年课程几乎只学过各种法总则(民法总则刑法总则商法总则等),所以对司法考试的内容十分陌生也没什么时间可以利用。好在我的记忆力很好,所以一个月努力背书就通过了考试,这种安排适用于记忆力好的人,如果记忆力不是很好,可以按照自己给记忆力的评估相应延长时间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以上背景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一、决定司考:
3月老师说大家都要去司考,还有六个月肯定能过,看大家都在准备我也开始研究。首先把网上能找到的成功经验都看了,最敬佩的是一个法本20天就过了,还有一个北大的法本学了一周就过了,不过好像都不是这两年的事了,而且他们都是标准的法本,比我们这种一半理工科一半法学课的基础会好很多。此外普遍通过的人学习时间是在职半年多或脱产三个月,据说司考的内容非常非常非常多,通过的人晒的资料图都有一人多高,我顿时明白司考不能靠考前通宵通过了,于是我开始查资料做前期工作。
二、选老师:
这个时候是3月中旬,我回顾了一下之前看过的经验贴,大家推荐的都是选老师而不选机构,所以我也开始选老师。我做了一个excel,里面记载了我所有看过的帖子里面的老师推荐,包括名字和特点,当时唯一的印象就是大家都推荐老钟和杜洪波卷四,excel附图片在下面,这是干货。上半部分是经验帖汇总,下半部分是我的计划,但是计划真的赶不上变化,这些老师最后我连一个都没听全。

三、准备材料:
选好了老师后着手准备材料,经验贴里一半人说要买学习包,一部分说看选定的老师去买书,一部分说自己找论坛上面的讲义,我最后选择了第二种方法和第三种方法结合,首先去学法网还有百度云搜了讲义和录音,打印了先修和五本强化,但即使是双面打印也感觉多到永远学不完。
四、6月-8月准备学习:
虽然材料准备得很早,但我从六月才听老钟的民法先修(这个安排大错特错,如果已经到六月还在听先修,后面的学习时间一定会非常紧张),这期间经常看到同学互相问进度,大家基本都商经和理论法了,可我还是六月底才听完,因为期末考试各种知产法,我就把老钟讲知产听了,考试完回家实习。
实习很忙,上下班路程约3小时(北京太大),而且路上颠簸以后基本没心情学习,每天都要处理各种非常细碎的工作,只有晚上和周末有时间学习,有时间就放着老钟的民法强化,调到1.7以上的速度,其实根本集中不了精力。
到了七月初,我赶着末班车报了名,这时候进度已经很落后了,我赶紧按照之前excel里选的老师,一次买全了书准备大干一场。但是实习工作避免不了,学习进度还是很慢,民法真是太长了,七月中旬才听到合同法,合同法部分老钟为赶进度讲课索然无味,八月初合同法勉强听完,后边的部分直接放弃。
八月初开始听刘凤科讲刑法强化,刑法并不是只背书就能解决问题,而且我为赶进度加速1.8倍后很难集中精力,分则的各种罪名完全分不清。
八月中旬开始听徐金桂老师的行政法,第一讲非常容易,我觉得行政法肯定拿下。然而接下来的行政许可、行政强制都有听证、时间等细节性的区别规定,实在很难分清,对于学不明白的东西我习惯性跳过,所以听完了也只是有点印象。
转眼到了8.22的周一,我看这样司考根本过不去,所以只好向公司请假一个月,准备拼命学习一个月挑战司考。
五、9月一轮学习:
这个时候我彻底慌了,教材和习题很多无从下手,之前。进度是:民法之前听懂的最多,约有一半,但是也有一部分忘了;刑法彻底不懂、行政法只懂总则,其他还没开始,之前的学习只给自己攒了一个慌得不行的心情。一会想着一个月肯定过不去一会想着别人一周都能过我怎么不行,就这样纠结着学习。
这一个月我的计划是,主要听强化音频,听完一章做一章真题,然后每天看50页民法强化的书(放弃婚姻和继承法以及合同法里比较小众的几类合同),看完一章民法做一章真题。
因为时间来不及,不能再按以前的方式学习。我晚上精力特别充沛,但是早起就毁一天,所以我订了一个不太一样的时间安排,每天下午三四点开始学习,一直学到第二天早上七八点钟(中间会隔一段时间放松一下,也会吃很多东西补充体力)。我没有像很多人的安排一样每天每门课学一点,而是集中每天学一到两门科目的内容便于建立体系。最后这一个月大概5、6天左右没有学习,用在了工作和休息,公司随时都有可能丢过来一个工作给我解决,我也没有推脱地做了,平时会看一两集电视剧放松一下。因为是在家里备考,所以时间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安排,每天精力最好的时间学习效果才能最好。
接着是民诉强化,戴鹏老师的课是我听过一点没有浪费的课,全程都能听懂,一共4天的课3天听完,虽然听完了也忘了不少,不过看看书回想一下就可以明白。大力推荐!
刑诉强化截然不同,虽然杨雄老师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形容为信手拈来,像我们说12345一样容易,可是刑诉给我的感觉就像狗熊掰棒子,听一点忘一点。刑诉强化听完后我只记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、死刑核准、公检法、未成年人这几个名词,其他的都还给老师了。
这时候就九月初了,微博上的倒计时让我慌到不行。经验贴里都说卷四很重要,我本来准备留两周学卷四,但估计是赶不上了。我3天赶完了杨帆老师的三国法强化,接着听白斌老师的理论法强化。杨帆老师的三国法和白斌老师讲的法理部分讲得非常好,加上戴鹏老师,这是三个能让我全都听懂的老师,打包推荐!可惜宪法部分听不懂我只能放弃,于是理论法强化部分我只听了法理。
然后就剩下不到20天了,我想很多人都懂这种焦虑,但我想没有几个人能比我更焦虑,因为我敢说自己学过并掌握的部分只有三国法、法理、一部分民法和民诉,其他的课都是听过就忘或者根本没听懂,只是碎片化的记忆,不可能形成体系,我每天都会自责、抱怨好久。
商经部分我用3天听完了鄢梦萱老师的119,因为强化书太厚了肯定学不完,不过我只听懂了公司法,破产法和后面的经济法零星地懂了一些,知产法没听,因为之前准备期末考试时候听了老钟的。
六、9月二轮复习:
时间所剩无几,我开始了二轮复习,因为民法每天都看50页,而且民法看书就能懂所以没担心。可是刑法我只会前三个音频的内容,刘凤科老师的119又很敷衍很赶,我听完一章音频后做真题五道错了四个。这时候的我做了一个英勇的决定,放弃刑法!把刑法的东西打包扔在了一边没有再学,事实证明放弃是对的。
放弃了刑法再看行政法,听徐金桂老师的119仿佛天书。大多数内容119书上都没有,需要听音频手动补充。第一天只听了3个音频,书上全是笔记,因为老师说要融会贯通,把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公开的期间、规定和听证对比总结,所以对之前基础不好的我来说笔记量特别大,当然收获也特别大,当时就后悔听行政强化了,直接听119非常清晰,根本不会混淆。行政法真题也非常容易,错一道都十分可惜。这种背诵型的科目非常容易一定把握。
接着就是民诉的小绿皮,再次安利一下戴鹏老师,技术流的戴老师简直有魔力,1.5天就让我学完了民诉,再有半天刷完了民诉的真题,几乎没有错的。
然而民诉跟刑诉完全是两个东西,我看了半小时刑诉的119,还是不知所云,而且刑诉和刑法有一些关系,想到我放弃了刑法,我直接也把刑诉放弃了。
接着就是商经,因为公司法占25分,所以我只认真复习了公司法。经济法里面包括很多细碎的法,食安法消费者保护法等等内容太多,学会的刚好考到的概率就像买彩票,所以我也放弃了经济法。
接着听白斌老师的小绿皮,第一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,老师说很多人非常抗拒这些内容,但我认为非常有逻辑、语言也很好,所以2天听完了,又用了一个晚上把这72页书背了下来(对于自己能理解的内容,记忆起来非常容易),法理部分之前也是因为之前很明白就没听,宪法部分挣扎着听了一些,到特别行政区那里又是难点果断放弃。
这时候离考试就只不到十天,公司说有个项目赶不完让我去帮忙,我就用3天赶完了工作。这3天除了工作的时间只能看看错题,对着119看看漏洞。然后做了几道app上的模拟题,模拟题全是坑,基本做两个错一个。
然后就只剩三国法的二轮复习了,我听了杨帆老师的小绿皮,三国法本身就容易所以我也听得很明白,真题几乎没错。
这时候就剩三天了……我还没有准备卷四,我拿出杜洪波的《卷四突破120分》翻了五十多页,内容非常棒,可惜来不及细看,只能选择性地背背材料(选择性地背是指我认为可能会考的就背了)。然后我拿着民法的真题篇完整地写了两道大题,每道大题错一两个点,我觉得卷四也不难。我又把尘封已久的刑法真题拿了出来,大题果真不会,果然刑法还是心安理得地放弃更划算。为了给自己点信心,我又看着民诉真题的大题部分,看一问自己想一下答案,没动笔,直接对答案,感觉也没问题,其他卷四的内容都没有准备。
这时候铺天盖地的考前2小时出来了,大家都在看直播,我一个都没看,只是一遍一遍地背119,我认为真正学懂的内容才能应对司考,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老师压题,听押题的人很多但过的人并没有几个。
七、体验:
关于材料:先修和同步由于时间原因我只看过民法先修。强化的书类似知识字典,真正需要背的书只有119。
关于学习:
1.战线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,我到最后十天因为进度赶不上焦虑得不行,感觉随时都有可能放弃;
2.作息时间按最适合自己的安排才能集中精力;
3.学习内容量力而行,司考是一门放弃的艺术,老钟说老师上课只会讲80%,学生学会这80%的80%就能过了司考,这句话是正确的,我放弃了刑法刑诉宪法和经济法,掌握其他自己擅长的科目也能通过。
4.一门科目的掌握大约需要3次以上的重复,如果只是听完了课当时明白,很快就会遗忘。前两遍歇息可能速度很慢,但随着重复的次数增加,复习速度会越来越快。
5.我关注了很多司考老师的微博,很多人说这样的积累十分有效,但我微博刷到司考知识点时只想赶紧翻过去看下面的段子,所以还是看自己的喜好决定,准备司考也需要放松。
6.如果和我一样听课不容易集中精力,可以从119开始,强化课的内容有很多没用的内容浪费时间,但119听完了就需要立刻背下来,全都是考点。上考场前我能保证对我决定保留的科目的119做到全部背诵。
7.对于学习安排,有人选择每天每门课都学一些,有人选择每天集中一门,我认为初期应该集中学习,等形成体系之后才能分散学习。
关于考试:
1.卷四一定要提前准备,不然就很难写完。考试答题看好时间,考场前面未必有表,而且老师也不会提醒时间,我卷四没写完,可能也有这个原因。同时也要看好题号,不要写错答题位置。
2.答题时认真但尽量别紧张,戴鹏老师介绍了一个减少错误率的办法,题目要求选对错的时候,直接在选项后面打√×,只看选项对错不管题目要求,选项判断完再看题目要求决定选哪些选项。
3.考试的两天也不能放弃学习,这时候突击一下背诵性科目效果会非常好,推荐鄢梦萱老师的BOSS和杜洪波老师的考前三页纸。
我对考试一贯的想法是,考完不论好坏都结束了,所以考试时候心情很好。心情不好就多转发锦鲤也可以给自己信心~
最后,司考的内容太多,公司有人工作十多年都没考过,所以只寄希望于这一个月太愚蠢了,时间会很紧张,再也不想有第二次。在没有其他学习工作的事脱产学习的情况下,应该留2个月多一些为佳,可以有时间放松也能学得扎实。
